家庭照顧者│從隱形照護看企業福利制度的調整

· 家庭照顧者

 

broken image

此篇摘自銀天下的報導,報導中開門見山提到:

照顧父母臨時狀況多,請假得靠公司體諒,而不是制度?

根據勞動部統計,每年約 231 萬人為失能、失智家人照顧所影響,其中有13.3 萬人因照顧離職。為何我國育嬰假已上路多年,卻沒有長照安排假?

據商業週刊的報導,《日經Business》用「隱形照護」這名詞,形容「白天上班、晚上看護長輩、公司卻不知情」的人。根據估算,「隱形照護」者高達1千3百萬人,線上調查也發現,每10位填答的上班族,就有3位曾經為了照顧父母或配偶而離職,其中高達59%是企業的主管職,這些菁英直接撼動企業的人力資本,成為高齡化中企業最直接的風險因子。以台灣高速邁入超高齡社會的腳步,未來將有更多的員工會因為照顧長輩而離職。

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出生率的統計可以看出,除了出生率逐漸下滑的現象,戰後嬰兒潮世代的人逐漸邁向高齡,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,超車世界各國,連帶因為高齡所帶來的慢性疾病,也嚴重威脅長輩的身心社會功能、獨立自主能力以及生活品質。而隨著台灣扶老比在2016年達到18%,首度超過扶幼比17.8%,也就是說,每100位有生產能力的人口,將扶養18位老人與17.8位的小孩,上班族「蠟燭兩頭燒」的過勞情況,將成為普遍現象也連帶影響企業的運作。

照顧本來就是一個辛苦的工作,初期或許可以兼顧,但是隨著父母情況的突然改變,職涯中斷很容易成為企業員工不得不的選擇,有經濟能力的員工可以有比較多的選項來替代照顧的角色,但很多小康家庭除了下一代的教養之外,照顧長輩成了很沉重的負擔,往往為了照顧,得犧牲某個家庭成員,造成這位照顧者職涯中斷,再加上沒有截止日的漫漫照顧歲月,可能把照顧者推向職場的邊緣,不是被遺棄就是再也回不去。然而,長期離開職場除了工作收入中斷之外,照顧的責任跟壓力也會是拖垮照顧者的稻草,面對進退兩難、看不到未來的窘境,不僅僅對員工而言是損失,對企業來說更是危機,長期培養的人才被迫流失,經驗斷層,不斷輪迴。

且看目前求才網路上的企業所推出的福利方案,主要都以員工自己為主的家庭來設計,例如:子女教育獎學(助)學金、育兒津貼、新生兒賀禮…,甚至還有些創意的方案,例如小孩第一天上學的假期,或者參加小孩畢業典禮的特別假等,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,人口結構的改變,高齡社會應運而生的各種現象反映的都是警訊,如果企業端出的福利,沒有辦法留住中生代或者經驗最豐富的中堅幹部,可能還是會造成人才的流失,如果在福利制度的設計內,把現在環境的變遷納入考慮,多些減輕照護壓力的設計,包容高齡者的友善職場,接納職涯中斷的員工,或許才能真的營造出員工心中的幸福企業。